居家隔離
- 接觸當天: 2025/05/23
- 第 1 天: 2025/05/24
- 第 2 天: 2025/05/25
- 第 3 天: 2025/05/26
自主防疫
- 第 1 天: 2025/05/27
- 第 2 天: 2025/05/28
- 第 3 天: 2025/05/29
- 第 4 天: 2025/05/30

常見問題
Q1:什麼是「3+4」隔離新制?
原本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需被匡列居家隔離10天,隔離期間禁止外出,待隔離期滿後還需再執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。指揮中心宣布,自今(26)日起密切接觸者改為3+4天,僅需隔離3天,接下來4天則自主防疫。
Q2:誰適用「3+4」隔離新制?
1.以確診者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(無症狀者)前2天起所接觸者為密切接觸者。 2.密切接觸者包括同住親友、同班同學、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(以九宮格方式認定)。
Q3:前3天居家隔離期間規定
1.前3天居家隔離期間,須待在家中以1人1室為原則,不得外出。 2.完成接觸者匡列後,安排1次快篩。 3.若快篩陽性者,主動告知「隔離通知書發單位」或集中檢疫所工作人員,並依衛生局指示前往指定地點進行PCR檢測。
Q4:後4天自主防疫期間規定
1.每天進行快篩,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、上學及採買生活必需品。 2.外出全程佩戴口罩。 3.禁止於餐廳內用餐、聚餐、聚會、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。 4.學生以不到學校上課為原則。
Q5:先前已經被匡列居隔10天的人怎麼辦?
陳時中表示,今(26)日起實施,回溯目前已居隔超過三天者,自4月27日開始解除隔離。
Q6:輕症在家隔離是否也可適用「3+4」?
「3+4」隔離新制不適用於確診者,無症狀、輕症確診者解除隔離治療條件,仍維持以下3管道,並進行七天自主健康管理。 1.距發病、採檢日達10天,無須採檢即可解隔。 2.距發病、採檢日第4天內,追蹤兩次快篩或PCR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。 3.距發病、採檢日第5至9天內,追蹤一次篩或PCR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。
Q7:國外入境者仍維持「10+7」嗎?
從國外入境者居家檢疫目前仍維持「10+7」天,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,主要是擔心國外仍有新的變異株出現。
Q8:自主防疫期間是否可以出門上班?學生可以正常到學校上課嗎?
針對上班、上課部分,陳時中表示,自主防疫期間並沒有限制出入,民眾可以正常搭大眾運輸工具通勤、上班,但要佩戴好口罩,上班期間維持社交距離,並於自己的座位脫罩飲食,另外不建議去員工餐廳。 但專家認為確診個案接觸者到校,造成染疫風險相對較高,因此建議自主防疫期間,以不到學校上課為原則,待「3+4」結束隔天,學童返校前無需篩檢即可恢復正常上課。若違反相關規定者,可依法最高裁處新台幣100萬元罰鍰。
Q9:「3+4」的自主防疫期間最多4次快篩,是由中央提供還是民眾自備?
居家檢疫者在機場就會發放快篩試劑、居家隔離者則由地方政府發放。陳時中指出,地方政府原本就有共同供應契約或是其他合約購買快篩試劑,若供貨不全或發放不及地方將全力支持。民眾採檢後若出現快篩陽性再通報衛生單位,陰性則不用回傳證明。 若為快篩陽性者,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自行開車、騎車、或家人親友載送(雙方全程佩戴口罩)前往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採檢,倘若採檢地點較近,亦可步行前往,無須透過衛生單位,或依地方政府衛生局訂定快篩陽性就醫流程辦理。
資料來源: 整理包/居家隔離「3+4」上路 9大QA一次懂複雜新制隨時更新!2022年入境檢疫政策看這裡,3/7居家檢疫改10天
